淮安记忆:红旗插上郑谭口

  郑谭口位于涟水县涟城东北30公里、大新集东南3公里处,地处一帆河、遏蛮河交叉的湾子里,西面是涟(水)新(安镇)公路和盐河。抗日战争期间,盘踞此地的顽军和反动地主武装有800余人,其据点被日伪称为“模范工事”。这样,郑谭口据点就成了日伪企图控制盐河,分割淮海盐阜两区联系,破坏抗日根据地的一颗钉子。

  为拔除这颗钉子,1941年8月,涟东独立团进行第一次攻打郑谭口战斗。主攻连以突然袭击的战术,冲进了土圩里面的大街。后因炮楼上的敌方火力密集,我军被迫退出据点撤出战斗。9月初,二打郑谭口,夜间10时,突破二道圩子,正准备向敌巢穴猛攻,日军增援到了,为避免被敌人内外夹击的不利形势,我军又主动撤出战斗。

  这两次攻打郑谭口,使我军对敌巢的防御工事有了大体的了解,为第三次强攻创造了条件。9月20日,新四军三师八旅二十二团奉命强攻郑谭口。晚7时开始进攻,三营首先强攻,运用“土坦克”开路,敌人火力很猛,造成我军很大伤亡。在这关键时刻,张天云团长赶到九连阵地,指挥机枪封锁敌人的火力点,掩护12名经挑选的战士运动到据点前,用成捆的手榴弹将东南角的炮楼炸毁,并将顽抗的40余敌全部歼灭。二营的战斗打得也十分激烈,教导员尹培良率六连战士对敌发起7次冲锋,突破敌5道防线,杀敌80余人,拿下了东北角炮楼。晚10时,十连长范得胜率部杀入夹墙,进行激烈的肉搏,晚11时,占领了南夹墙。到了零时,三营另两个连攻占了西夹墙,逼近敌指挥部,对中心炮楼形成包围之势。敌炮楼十分坚固,炮击不能奏效。团长张天云亲临第一线,组织奋勇队爬楼。第一次、第二次都因梯子被打断而没有成功,第三次终于爬到顶层,手榴弹接二连三投进炮楼里,在巨雷般的爆炸声中,敌中心炮楼被摧毁。至21日下午3时全歼守敌,我奋勇队的英雄们爬到炮楼最高处,插上了红旗。

  郑谭口战斗的胜利,使淮海、盐阜两区连成一片。此役共打死打伤伪军300余人,俘获500余人,缴获轻重机枪4挺,长短枪800余支。战斗结束后,涟水、涟东两县地方武装乘胜扩大战果,横扫了县内残余顽匪,使匪患基本上得到根除,反共顽固势力受到沉重打击。从此,根据地更加稳定和巩固。

  

  郑谭口地道战

  汪崇禧(新四军22团3营战士)

  

  1941年9月19日,22团3营在营长郑本炎及教导员韩佩増领导下,在佃湖镇顾大楼(顾祝同家)受领了攻打郑谭口的战斗任务。新四军三师副师长张爱萍给3营进行战斗动员,并下达战斗命令,要我们一定要攻克郑谭口,消灭那里的敌伪军,并鼓励我们要发扬平型关打大仗的战斗作风,以死打、硬拼的精神坚决夺取攻坚的胜利

  9月20日晚战斗开始了,以强攻手段突破了敌人鹿砦、铁丝网及第一道外壕,接近到第二道外壕及障碍物外边。由于敌人明暗火力点结合,阻击我们再无法接近。当时部队已伤亡很大了,但是敌人是从何处射击杀伤我们这么多人?一时情况不清楚。第二天中午,炊事班给部队送饭到战地,有一名炊事员到一个土坎边大便,被敌人打伤了。我们立即进行周密的侦察,发现敌人有地道,有明暗火力点,构成了严密的火力网,所以造成我们伤亡很大。我们根据这一新的敌情,重新研究战斗方案,组织攻打敌地道,用一门山炮直接瞄准,两发炮弹就把敌人大炮楼打掉半节,敌人失去制高点的火力控制,都进入地道顽抗。我们开始把地道挖开,以手榴弹炸,结果敌人还是照样顽抗,我们又伤亡一些人。于是,我们便用水灌,把地道内灌进很多水。最后我们采用辣椒皮,加上很多柴草和棉被,打湿后,推进地道口,点火,以农民的吹谷风车,吹风进人地道,各个口统一行动。这一下可解决问题了,敌人被呛得受不住了,从地道口伸出白旗,出来投降了!

  

  打下郑谭口,鬼子少了看门狗

  朱建群(涟东独立团营组织干事、营分总支书记)

  

  1941年,新四军3师8旅发起郑谭口战斗,命22团主攻郑谭口据点,23团一个营与我2营承担阻击打援任务。是日下午两点,各部队分别向郑谭口进逼,形成包围圈,日伪鸣枪,我们喊话。被日伪抓获、逼迫筑工事的民工及其家属乘机纷纷向北散逃。随后,我部开始进攻,向郑谭口中心炮楼步步进逼。10时左右,驻大新集的日伪军前往救援。我2营主动迎击,阻击战激烈紧张,指挥部命令炮兵助战,连击数炮之后,援敌速撤,逃回大新集据点。凌晨3~4时,日伪又来偷袭干扰,企图解救郑谭口伪军,被我部再次击退,逃回大新集。

  第二日下午3时,郑谭口敌军除中间大炮楼仍在挣扎,其余地面工事障碍均被我军拔除。22团首长决心于黄昏前结束战斗,组织25人的奋勇队,以强大火力掩护进行强攻,一举拿下核心碉堡。当指挥堡上烟柱冲天时,四方群众欢呼雀跃。郑谭口战斗,打击了日伪军的嚣张气焰,振奋了群众,到处见到群众贴出的各种大标语,最醒目的是:“打下郑谭口,鬼子少了看门狗!”成群结队的群众给部队送慰劳品,感谢新四军为老百姓除害。

  

  郑谭口伪军祸害百姓

  赵玉祥(郑谭口村民)

  

  郑谭口据点的伪军王士珍部下多是土匪,800多人,多是一些做贼的,很坏,周围群众家财物经常遭到他们抢掠,老百姓恨之入骨。当地谁家有人当八路,王士珍就叫将人交出来。或者将家属抓进据点严刑拷打,抬粮抢物。我大哥当兵在新四军22团,王士珍逼迫父亲去找哥回来,父亲没法去部队找人。在22团团部,首长问干什么的?父亲50多岁,说看小孩子的。你哪是看小孩的?在家受罪来带儿子的吧?!吃过午饭,首长说跟我走。干啥?看看部队的武器。父亲见到新四军有炮、机枪很多,首长问,你说我们这么大实力,能不能将郑谭口打下来?父亲高兴地说,这些武器全扛去,肯定能拿下,老百姓受这帮人的罪受够了。几天后,部队来拔郑谭口这颗“钉子”。那天吞日(日食),9时多,天突然暗淡比下雾还要黑。战斗中,大哥的部队是打援兵。这次战斗牺牲三四百人,在炮楼北边挖了大坑埋了,后来移葬到灰墩烈士墓。

 

  张天云(1913-1980)。1928年任乡苏维埃委员。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4月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国工农红军四方面军班长、连政治指导员,红15军团232团政治委员。八路军115师688团营教导员、687团团长、新四军3师8旅副旅长、旅长,东北民主联军2纵队4师、6师师长、东北野战军8纵队副司令员。1950年任第12兵团45军军长,总后勤部副部长。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并获得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是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委员。 

[ 编辑:朱 静 ]

主办:淮安市委宣传部、淮安市文明办

地址:淮安市翔宇南道1号,邮编:223001,投稿邮箱:wmb3943233@163.com

苏ICP备050019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