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聚焦富民牵手百姓奔小康

开启致富“动力阀” 上紧民生“安全阀”

  我市坚持“聚焦富民”,大力推进产业富民、创新富民、就业富民,为群众开启创收致富“动力阀”、上紧民生保障“安全阀”。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28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8%,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374元,增长7.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104元,增长8.7%。

  夯实产业富民基础

  在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的同时,更加注重发展“互联网+”、共享经济、创意经济等新经济、新业态,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一批影响力较大的电商龙头企业和特色品牌,打造一批休闲观光旅游的特色城镇、村庄和精品线路,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大力推进品牌创建工作,积极扶持农产品争创公共品牌、地理标志农产品和知名商标,目前全市拥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16件,总数居全国地级市第一。

  重抓创业富民关键

  连续五年开展“全民创业、淮商崛起”行动,先后出台20多个市级扶持文件,基本涵盖创业前、中、后期,加速构建城乡一体的创业扶持政策体系。去年以来,重点实施了大学生创业引领、农村创业富民、城镇失业人员创业促进、留学归国人员创新创业四项计划,通过扶持重点群体带动全民创业,有效激发了全市创业热情。去年,全市共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65亿元,带动就业6万人次以上,累计创成10家省创业示范基地,市场主体数量同比出现大幅增长。

  兜牢就业富民底线

  围绕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统筹实施就业培训、就业援助、援企稳岗、社保补贴等积极的就业政策,推动从市到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全覆盖,全面开展就业培训“进社区、进乡村、进校园”行动,创新提供“互联网+”“1+X”等培训套餐,2016年全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7.78万人,再就业4.32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87%,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2.26万人。

  筑强社会保障根本

  持续推动社保提标扩面,实施全民参保登记,稳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改革,基础养老金标准实现“六连增”,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550元/月·人和460元/月·人。扎实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完善病种分值结算办法和居民医保大病保险政策,2016年全年实施医疗救助22.5万人次,救助资金共1.22亿元。创新“五统筹”机制,严格执行“十公开”制度,共完成1.6万户、193万平方米棚户区改造任务,住房保障体系健全率超93%。健全社会救助标准动态调整和城乡统筹机制,建立“淮安阳光大救助平台”,初步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虚拟养老服务基本实现全覆盖。

  打好扶贫脱贫关键仗

  突出经济薄弱村增加积累、低收入农户增加收入“长效双增”主题,全面提升扶贫开发质量和水平,2016年全市4.04万户14.1万人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实现脱贫,27个省定经济薄弱村达到新“八有”标准。去年年底以来,我市紧扣“精准扶贫脱贫、阳光透明监管”目标定位,以“信息+制度+公开”为路径,在全省率先开展“阳光扶贫”试点,以全程留痕、红灯预警方式实现过程精准监管,通过项目收益分配、第三方评估、收益公开查询加强扶贫绩效精准评估,切实解决“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的问题。(记者:唐筱葳 通讯员:汪垚)

[ 编辑:小 白 ]

主办:淮安市委宣传部、淮安市文明办

地址:淮安市翔宇南道1号,邮编:223001,投稿邮箱:wmb3943233@163.com

苏ICP备050019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