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农村生态环境 建设淮安美丽乡村

  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要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建设美丽中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长期以来,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活、生存的基本条件,同时也是社会不断进步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农村生态环境是农村居民生活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本质上是村民和自然相互依赖的关系。创造出一个有利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实现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既是城市化进程中必须实施的重要战略,又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实践。应从制度、技术、道德层面有效调动政府、企业、环保小组和农民等环保主体的积极性,完善淮安农村生态环境合作治理。

  第一、完善配套制度。一是依法建立和完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补偿机制。探索建立多元化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补偿机制,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生态保护补偿支持力度。积极争取国家和省逐步加大对我市农村生态功能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强化重点生态区域补偿,在重点生态功能区及其他环境敏感区、脆弱区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推进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对与农业生态环保相关的科研、培训、推广与咨询服务等一般性政府服务,与环保措施挂钩的价格补贴,如退耕还林还草、休耕,农业种植结构调整补贴等方面进行政策支持,对环保型农户从政策、贷款、税收上给予支持。二是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执法、监督与管理。提高环保工作人员的素质,加强定期培训,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学习,提升整体素质,特别是完善乡镇环保机构和队伍,建议建立乡镇级别的环保机构,并赋予机构必要的职权,同时,完善乡镇环保机构的人员配置。通过农村生态监察试点,建立一个由环保部门牵头,公安、工商、发改委等各有关部门密切交叉配合的环境综合监督执法机制,建立生态环境监督专业队伍,查处破坏农村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和案件,并采取动态监管,制定完善的农村环境问题考核问责制度。三是健全农村生态环境信息公开机制。完善淮安市农村信息公开办法,定期通过网络、报纸、新闻等渠道对于农村地区大气、水资源、植被等环境状况进行公示,让群众了解自己的生存环境状况,同时对成功案例进行典型示范和经验介绍,对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对策。明确规定公布农村环境信息的主体,提供信息的主体不仅包括所有的环保部门,还应根据实际情况,将生产活动中对环境产生影响的企业都应该纳入义务主体范围。

  第二、加强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是推动农村环境改善的关键一环,要加强对农村科学创新与应用技术的重视,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一是加快技术创新,要提高科研投入力度。农村环保科技创新以骨干企业为依托,发挥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技术优势,进行产学研一体化攻关,争取在太阳能利用、新能源装备等领域实现高新技术突破。同时,政府要着力培养专业高端技术人才,并组织深入农村基层开展调研,研究解决农村环境治理遇到的技术难题,鼓励科研人员以技术入股形式参与生态环境建设。二是加快技术创新,要与农村发展需求接轨。淮安市各区域呈现不同的特色和资源优势,在环保创新中不仅要有针对性地真正地改善当地的农村生态环境,还要能带来新技术、新能源的革新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注入活力。三是加快技术创新,要提高农村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水平。农村环境污染具有复杂性,不仅包括农业自身污染还包括城市转移到农村的污染。这就需要提高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手段来精确判断具体提升哪些项目以达到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要求,同时技术手段应该随着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不断变化而调整更新来满足农村、农民的迫切需要。

  第三、强化道德教育。当前,生态文明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加强生态道德观,是解决当前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先决条件。一是加强生态道德理念教育,各级环保部门、村委会和社会组织都要积极发挥自身作用,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载体,采取制作环保纪录片、公益广告,设立环保网站、环保论坛等形式,向农民灌输人类对环境的依存性观念,介绍现有环境状况和人类活动造成环境变化的趋势,描述水资源污染、土壤污染、大气污染等环境恶化带来的人间悲剧,将环境危机感深深植入公众心中,激发农民的责任感和参与意识使之自觉树立生态道德观的理念。二是强化生态道德行为的指导,鼓励农民广泛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决策、环境执法监督活动,在环境立法、环境标准制定过程中充分听取农民的意见。此外,村委会要对环保先进家庭及个体进行激励表彰,增加民众参与积极性,在村内普及循环经济新技术等,使各种更为经济、环保的致富措施被大众所接受。三是生态道德教育要与农村经济发展相结合。当前,重点要根据淮安各地的资源优势、区域优势和产业特色,发展生态农业,将生态道德教育与增加农民收入有效结合起来,给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才有说服力和感召力,才能激发农民学习生态知识、运用生态知识的积极性。(耿庆彪 梁文凤)

[ 编辑:小 白 ]

主办:淮安市委宣传部、淮安市文明办

地址:淮安市翔宇南道1号,邮编:223001,投稿邮箱:wmb3943233@163.com

苏ICP备050019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