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文明沃土 建设美好家园

  文明,是城市的底色;文明,是城市进步的标志;文明,是城市发展的灵魂。

  自新一轮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开展以来,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上下齐心协力,攻坚克难,注重思想引领,推进“四项提升”;立足问题导向,开展“八项整治”;聚焦短板项目,重抓“五项工程”;坚持常态长效,巩固“六项机制”,推出了一系列重要举措,破解了一系列突出难题,形成了一系列有效机制,为建设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的文明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文明氛围愈加浓厚

  春节前,举办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迎春座谈会。活动中,向省级以上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赠送慰问金,向“身边好人”赠送新年礼包,已成为淮安的过年“新习俗”,今年已是第九个年头。像这样的暖心之举,淮安还有很多,文明氛围在淮安愈加浓厚。

  只有市民的文明素质不断提升,才能推动形成社会新风尚。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在交通路口安装行人、非机动车闯红灯抓拍系统,通过人脸识别锁定闯红灯行为人,由公安部门查询、提供相关行为人信息,安排所在街道工作人员上门宣传教育,进一步加强交通文明引导。组建校园“小交警”协助管理校园周边交通秩序,广泛发动志愿者、满分驾驶人参与交通协勤,加强路口路段非机动车和行人交通违法行为劝导,进一步推动市民文明素质提升。

  一个“好人”,就是一个道德高地,就是一个移动的文明宣传阵地。去年,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荣誉榜单公布,洪泽区邮政局老子山支局局长兼投递员唐真亚榜上有名,成为继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皇甫辉勇之后,我市第二位获此殊荣者。我市持续深化“学习周恩来精神风范 争做新时代淮安好人”主题活动,制度化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评选,评出“新时代淮安好人”90人(组)、“新时代好少年”25人;做好省级以上好人、好少年推荐工作,有6人当选“中国好人”、1人当选全国“新时代好少年”,21人当选“江苏好人”、2人当选江苏“新时代好少年”。

  文明,还需要固定的宣传阵地。比如,淮安区15个镇(街道)和334个村居(社区)全面完成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挂牌工作,阵地打造、人员配备全部到位,实现全覆盖。

  靶向整治更加精准

  立足问题,靶向整治。我市相继开展小餐饮店、不文明养犬行为、不文明交通行为、建设工地、小区物业管理、城市公共空间广告、校园及周边环境、集贸市场与周边环境“八项整治”。各县区、各部门立足实际,分别开展专项行动。比如,生态文旅区开展“四项行动”——重抓居民小区创建提质、“扮靓城市风景线”户外公益氛围营造提档、“五小行业”联动治理、“警灯闪烁”群众安全感提升行动,着力攻克自身创建工作薄弱点。

  这样的专项整治,效果明显。市交警支队抽调精干警力,组建1支“闪电”铁骑队、5支铁骑小分队,配备大功率摩托车32辆、铁骑队员80名,全面推行“白加黑”“5+2”整治模式,强化城市主次干道、中心商圈、学校、医院、交通枢纽动态管控、高频执法和滚动整治。依托14套违停抓拍系统、23套人脸识别系统、32套不礼让行人抓拍系统,对城区行人、非机动车闯红灯、走机动车道、机动车不礼让行人、乱停乱放等不文明交通行为全天候、全方位管控,共查处行人与非机动车不文明交通行为35.5万起、机动车违法停车41.1万起、不按规定让行11.8万起,震慑效果逐步显现,城市文明出行规范逐步建立。

  短板项目着力补齐

  针对文明创建工作中存在的短板,我市着力实施“五项工程”,即城市公共基础设施提升工程、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程、城乡公厕提升工程、城乡接合部环境提升工程、窗口文明形象提升工程,不断增强百姓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小区是市民每天生活的地方。我市突出“颜值和品质”提升,深化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程。从老旧小区设施老化、停车位和绿化空间不足等突出问题入手,推进“四治六补两规范”,即治违法建设、治开墙打洞、治地下空间、治架空拉线,补市政基础设施、补居民上下楼设施、补停车设施、补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补小区治理体系、补小区信息化应用设备,规范小区自治管理和物业管理。扎实推进“四新一亮”工程,即楼道通畅整洁出新、环卫绿化美化出新、公益宣传载体出新、路面硬化出新和亮化达标,全力将市区纳入整治的小区打造成精品工程、样板工程、示范工程。

  交通拥堵,是百姓心中的堵点。淮安区在城区重点路口新增启用人脸识别系统,安装交通信号系统、电子监控系统,机动车礼让行人监控系统;优化调整路口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着力解决路口非机动车排队拥堵问题。

  小小公厕,大大文明。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展“公厕革命”,坚持日日有督查、月月有考评,要求公厕管理人员每天做到早晚冲刷两次,定期消毒与清除蚊蝇,保持公厕内外清洁、无异味,并对个别异味较浓的公厕安装抽风机。

  常态长效持之以恒

  文明创建不是搞一阵风的迎检,而是通过驰而不息、常态长效的创建,规范文明行为,让规矩变成习惯,使文明逐渐成为城市“基因”。

  机制更加健全。巩固重要单元达标创建活动机制、“创建进万家·文明大走访”机制、“门前五包”工作机制、月度考评工作机制、网上申报工作动态管控机制、巡查督办工作机制。

  制度更加完善。在实施“门前五包”工作机制过程中,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按照分组包片、队员包户要求,执法队员对沿街商户上门开展“门前五包”责任制宣传,确保“门前五包”责任书签订率和责任牌悬挂率达100%。健全“日告知、周评比、月推荐”考核机制,及时公布“门前五包”诚信“红黑榜”情况,对“红榜”商户授予星级标牌并给予奖励,对“黑榜”商户予以曝光与处罚,从而达到商户对“门前五包”的知晓率、达标率与遵守率分别达100%的活动效果;另对辖区沿街商铺落实“门前五包”责任制进行考核评分,按照考评结果建立“门前五包”信息库。

  基础更加巩固。生态文旅区全力推进“创建进万家·入户大走访”活动,一办、一室、五局及两公司挂钩社区,入户宣传创建知识,增强广大居民文明创建意识。

  巡查更加有力。淮安区实行“城区日日巡、集镇每月巡”制度,同时开展一批市区联动专项巡查项目,做到城乡巡查全覆盖。此外,每日开展巡查,坚持点面结合、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明察与暗访相结合,分层分类巡查;同时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巡查和联合巡查,确保创建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记者 李蓉

[ 编辑:张晓剑 ]

主办:淮安市委宣传部、淮安市文明办

地址:淮安市翔宇南道1号,邮编:223001,投稿邮箱:wmb3943233@163.com

苏ICP备050019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