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文明伴我行,带你看“省文明村”大刘村长啥样

  勤劳致富的多了,游手好闲的少了;

  优美整洁的地方多了,脏乱差的现象少了;

  礼让友善的行为多了,不文明的举止少了;

  新事新办多了,陈规陋习少了……

  这是洪泽区朱坝街道大刘村,它不仅是江苏省美丽乡村,还是江苏省文明村。

  村容村貌这么好是怎样炼成的?让我们去一探究竟。

  “日子越来越好了,有些老物件用不上的就捐到村史馆里来,还能让小辈们了解下村里的历史,也让我们的传统文化得以流传下去。”洪泽区朱坝街道大刘村党总支书记赵培成如是说。作为全区首家村史记忆馆,刚进大门,一阵古朴的气息扑面而来。木耙、铁犁、竹筢、薅秧耙子等传统耕作农具,马桶、水桶、竹制碗柜等日常生活用具,粮票、布票等票证物件,无不见证了该村村民昔日的生产生活状况。据统计,大刘村村史馆共有农耕文化、生活用品、文件资料等200余件展品。

  村史馆中,墙上悬挂着的一个个“最美家庭”、“善行义举”的牌子格外引人瞩目。近年来,该村大力实施好人选树工程,通过开展全民“推荐身边好人”活动,每年评选表彰10名“大刘好人”,选树出一批群众身边的可亲、可信的好人典型,此外,该村还围绕“孝老爱亲”主题,开展“好儿媳”“好婆婆”评选,并将在村公开栏内设置善行四德榜,弘扬凡人善举。“把典型放进村史馆,不仅对他们本人是一种肯定,对全村树立文明新风也是一种鼓励。”赵培成说。

  老支部书记刘开华,今年已经74岁了,退休后的他也没闲着,一边积极协助村委会工作,一边资助村里的孤儿,寒暑假的时候还开办补习班,为留守儿童上课,“除了给孩子们上文化课,我还给他们讲一些法律知识,教他们怎么做人,希望他们能够为祖国发展做点贡献。”

  如今,走进大刘村,干净整洁的道路两侧,香樟、紫叶李、红叶石楠等花木,郁郁葱葱,随风摇曳。每当夜幕降临,华灯绽放,广场上满是散步、跳舞、打太极等各类健身的人,热闹非凡。“家里的地流转给大户了,我现在的生活啊就是白天跟邻居聊聊天,晚上大家一起去散散步、跳跳广场舞,要是农忙了还能去打份工赚点钱,日子过得特别惬意。”张秀珍是大刘村三组的村民,她告诉记者,自从集中居住以后,感觉自己就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生活环境和品质都得了显著提升。

  近年来,大刘村大力发展产业社区,打造连片高效蔬菜大棚,引进1000万元的双湖农牧项目,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2017年,该村人均收入已达到16800元。赵培成表示,为改善村民生活环境,该村还专门聘请专业设计团队对中心村建设进行了规划设计,中心村1850米长的内部道路统一铺设为3米宽水泥路,新建给水管网1500米,铺设污水管网2000米,检查井100座,架设了通讯线路和电力线路,新建了一座水冲式公厕。此外,该村新建了600平米综合服务中心,建成一站式便民服务大厅,提供代收养老金缴费等便民服务项目,另外还设有卫生室、文化活动室等公共服务设施,让村民足不出村就能办成事,享受优质服务。

  全媒体记者 孔雪 摄影 王昊 通讯员 王生标

[ 编辑:小 白 ]

主办:淮安市委宣传部、淮安市文明办

地址:淮安市翔宇南道1号,邮编:223001,投稿邮箱:wmb3943233@163.com

苏ICP备050019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