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尽所能 变废为宝——洪泽区扎实推进秸秆离田综合利用工作

  6月15日,在位于洪泽区三河镇的一处秸秆集中收储点,一堆又一堆的小麦秸秆被打捆装车,运往当地数十家有需求的企业。通过有效利用,以往被人嫌弃的秸秆如今成了许多企业家的“心头好”。

  在江苏紫山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种植车间,一排排铁架子上摆满雪白透亮的双孢菇。“这些菇长势喜人,而且是无公害的,摘下来就能吃。”该公司总经理曾文正说。让人想不到的是,这些蘑菇竟是从废弃的农作物秸秆中长出来的。

  “选择小麦秸秆代替稻草、木屑栽培双孢菇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还能保证生长出来的菌类品质与口感。”曾文正说,过去像秸秆这样的农业废弃物,不是一把火烧掉,就是烂在地里,严重影响生态环境;现在,通过引进新技术,农作物余料变成食用菌生长所用的“土壤”,不仅如此,种植后所产生的菌糠,还可以用于生产有机肥和化肥。

  小麦秸秆在实现“变废为宝”的同时,也打开了与之相关的销售市场。记者了解到,目前,江苏紫山生物股份有限公司三次发酵项目已建成投产,对麦秸秆需求量增加到5万-7万吨;周边地区的秸秆利用企业盱眙光大、淮安国信、涟水光大、泗阳与宝应等生物质电厂,以及扬州的一些造纸厂、食用菌生产企业、牛羊养殖企业等秸秆需求量不断扩大。在周边市场的带动下,秸秆综合利用前景看好,一部分秸秆打捆后可直接运往周边秸秆利用企业,缩短了储存时间,降低了储存成本;另一部分质量较好的秸秆可以加工后销售给养殖和造纸企业,实现订单生产,创造更大的利润。根据品质的区分,每吨秸秆可以实现30-200元不等的利润,为秸秆收储企业长远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今年夏季,全区小麦收获面积48万亩,实现秸秆离田33万亩,超额完成既定的离田目标。”洪泽区农村能源服务站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区通过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建立健全“政府引导、镇村落实、企业实施、农户参与”的秸秆离田工作机制,有效实现秸秆综合利用“五化三提高”,即通过推动秸秆基料化、燃料化、饲料化、肥料化、工业原料化利用,提高农业种植效益、生态环境质量和村居集体经济收入。

通讯员:王彬彬

融媒体记者:吴海涛

[ 编辑:张 浒 ]

主办:淮安市委宣传部、淮安市文明办

地址:淮安市翔宇南道1号,邮编:223001,投稿邮箱:wmb3943233@163.com

苏ICP备05001951号